郄字怎么讀
[xì]
郄怎么讀
讀音:xì、qiè,釋義:[qiè] 姓。[xì] 古同“郤”,姓。
郄什么意思
郄(xì)【名】
1、同“郤”。也作“隙”。
空隙;裂縫。
郄,同隙。——《正字通》
刺郄中大脈,令人仆,脫色。——《素問》
2、古地名。
郤,地名。晉大夫叔虎邑。或作郄。——《集韻》
使用舉例
郄,晉大夫叔虎邑也。—— 《說文》
郄鄉(xiāng)在河內(nèi)。——《聲類》
又如:郄詵丹桂(亦作“郄桂”、“郄詵枝”。晉郄詵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,自視為“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王。后喻科舉及第)
假借為“隙”。空隙;裂縫 【crack】
若白駒之過郄。——《莊子》
相見于郄地曰會。——《禮記·曲禮》
又如:郄***(孔***);郄地(兩國交界之地。即國境線)
隔閡:今者有小人之言,令將軍與臣有郄。——《史記·項(xiàng)羽本紀(jì)》
與紅陽侯有郄。——《漢書·孫寶傳》。師古曰:“郄,與隙同。”
小恙,不舒適
玉體有所郄。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趙策》
相關(guān)詞語
郄詵高第 郄詵丹桂 三郄 郄縠 郄蟬草 八郄 批郄導(dǎo)窾
歷史出處
1.出自姬姓,以封地為姓。春秋時(shí),晉獻(xiàn)公征伐翟人,公族子弟叔虎奮勇當(dāng)先,帶領(lǐng)晉軍攻破翟人營壘,打敗了翟人。事后晉獻(xiàn)公把郄邑(山西泌水下游一帶)封給他,建立郄國,為子爵,稱郄子。他的后代遂以封地為姓,稱郄氏。
2. 源自蘇姓。周武王時(shí)大臣忿生,為王族,因封于蘇,故稱蘇忿生。蘇忿生曾任司寇之職,決獄牢案,明察秋毫后世尊為獄神。其子被封在郄,為郄伯,郄邑故地在今河南沁陽市賀村,其后裔遂以封地名郄為姓。
歷史名人
郄正:三國時(shí)蜀漢太守。博覽墳籍,弱冠能文,為秘書令史,遷郎至令,譫于榮利,依則先儒。
郄缺:春秋時(shí)晉國大夫。耨于冀,其妻鈳之,相敬如賓。文公聞其事,用為下軍大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