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霽字怎么讀
[jì]
霽怎么讀
讀音:jì,霽,雨止也。――《說文》,曰霽。――《書·洪范》。鄭注:“兆之光明如雨止。”旬日不霽。――《漢書·溝洫志》。
霽什么意思
釋義:1.雨雪停止,天放晴:雪~。~色(像雨后晴空那樣的顏色)。光風~月。2. 怒氣消除:~顏。~威。色~。
<動>
(形聲。從雨,齊聲。本義:雨止)
同本義
霽,雨止也。――《說文》
曰霽。――《書·洪范》。鄭注:“兆之光明如雨止。”
旬日不霽。――《漢書·溝洫志》
又如:
霽雨(雨停);
霽后(雨停后);
雪霽(雨后或雪后轉晴)
霽色(雨雪停后出現的陽光。)
古詩詞中的出現:
霜雪不霽。――《淮南子·本經》
譯:連續的風霜雨雪不曾停止。
復道行空,不霽何虹?――唐·杜牧《阿房宮賦》
譯:那樓閣之間的通道架在半空(象彩虹),(可是)并非雨過天晴,怎么會有虹霓產生?
云銷雨霽,彩徹區明。 唐·王勃 《滕王閣序》
譯:雨過天睛,虹消云散,陽光朗煦
夜雪初霽。――宋·姜夔《揚州慢》
譯:下了一夜的雪剛剛停止,天開始放晴
雨雪三日而不霽。— — 《晏子春秋·內篇諫上》
譯:,雪連下三天還不放晴
林表明霽色。 — —祖詠《終南望余雪》
譯:初晴的陽光照在樹林末梢
又如:
霽日(雨后見日的晴朗天氣);
霽朝(雨后初晴的早晨);
霽景(雨后鮮明的景色);
霽青(陶瓷色名。如雨后晴空的青色)
《康熙字典》
《戌集中》《雨字部》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子計切,音擠。《說文》雨止也。從雨齊聲。《爾雅·釋天》濟謂之霽。《注》今南陽人呼雨止為霽。《疏》濟,止也。《書·洪范》曰雨曰霽。《傳》龜兆形有似雨者,有似雨止者。《前漢·魏相傳》為霽威嚴。《注》霽,止也。 又《集韻》才詣切,音嚌。晴也。《埤雅》雨晴曰霽。 又《集韻》在禮切,音薺。又子禮切,音泲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