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靳字怎么讀
[jìn]
靳怎么讀
讀音:jìn,釋義:1.吝惜,不肯給予:~秘(吝惜而不外傳)。2. 戲辱,奚落。3. 古代套在轅馬胸前的皮革,因用作夾轅兩馬的代稱。4. 姓。
靳什么意思
【名】
1、(形聲。從革,斤聲。從“革”,表示與皮革有關。本義:套在轅馬胸部的皮革,也用作轅馬的代稱)
靳,當膺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吾從子,如驂之靳。——《左傳·定公九年》。注:“車中馬也。言如驂馬之首,當服馬之靳,相隨從也。”
又如:靳令(靳固,確定。指嚴格執行法令);靳道(同“勁道”。指面觔吃起來有韌性。喻性格柔中有剛)
2、游環〖hideloop〗。在馬服背上的皮環,驂馬的外轡穿過它,以便起到控制驂馬奔離車轅的作用
弸轅謂之靳。——《廣雅》
3、姓
【動】
1、吝惜〖grudge;bestingy〗
悔不小靳,可至千萬。——《后漢書·崔石傳》
敬仲雖疾惡如仇,然為國自貶,當不靳也。吾力能必之。——明 馮夢龍 《東周列國志》
又如:靳惜(靳嗇。吝嗇,小氣);靳色(吝惜的臉色);靳固(吝惜固執);靳令(嚴格執行法令);靳道(韌性);靳而不與
靳秘(吝惜而不外傳)
2、譏笑,戲辱,奚落〖ridicule〗
宋公靳之。——《左傳·莊公十一年》。杜預注:“戲而相愧曰靳。”
靳姓來源
來源一:
出自羋姓。據《風俗通》、《通志·氏族略》及《姓氏辨證》等所載,靳,春秋時楚地小國,后為楚大夫采邑,楚大夫靳尚之后,子孫以邑為氏。湖南有靳江,源自湘鄉市大鳧塘,經寧鄉縣,至黑石渡注入湘江,過楚大夫靳尚墓前,因名。
源于羋姓,出自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尚的封地,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。
根據《古今姓氏書辨證》上的記載,戰國時期楚國大夫靳尚的后代食采于靳,因此以邑為氏,稱為靳氏,望族出于西河。而根據《通志·氏族略》及《風俗通》兩 書記載,靳姓人的始祖,的確是距今2300年前在楚國顯赫一時的楚大夫靳尚。靳氏是***北方古老姓氏。望族居于西河郡,就是現在的山西省臨汾縣。
來源二:
源于匈奴族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
五胡十六國時期,南匈奴民族中有改漢字單姓靳氏者。匈奴民族的靳氏一族,有靳準自立為王。
來源三:
他姓改姓,明末覆國,為避禍改國姓朱氏而隨母舅姓靳而來。(見龍舒靳氏宗譜-譜中寫元末仍為避禍)。
靳姓發展
靳姓自得姓后,或許因為宮廷內的斗爭,子孫沒有在起源地發展起來,而是避難逃往它國尋求生存。這從漢初兩位開國功臣靳歙、靳強二人的傳記記錄可以看出來 (見《史記》)靳歙,發跡起于宛朐(今山東菏澤);靳強,曲沃人,其先西河人氏。兩地均在中國北方。自漢以后,靳氏世居西河一帶,并于此形成了靳氏的西河 郡望。
此后的一千年內,靳姓在中國大地上基本上沒有什么大的作為或影響。或許正因為這個原因,東晉漢族大規模南遷時,靳姓基本上沒有人跟隨,而仍滯留北方地區。這從兩晉南北朝以至隋唐有關歷史記載無南方靳姓人物可以佐證。
自宋以后,特別是元明清三代,靳姓人物漸多起來。江山代有人才出。此一時期是靳姓發展的重要時期,基本上奠定了今天靳姓發展的基礎。如靳德進、靳榮、靳 義、靳學彥、靳貴、靳輔等均在歷史上有一定影響。考察這一時期靳姓人物的祖籍,南北均有,說明此時靳姓已從北方流至南方,時間估計在宋元時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