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匱字怎么讀
[guì]
匱怎么讀
讀音:guì、kuì,本義:存放有物品的保險箱。轉義:空的保險箱。說明:“匱”這種箱子里面存放的是一戶人家最珍貴的東西,如***圣旨、委任狀、戶口本、銀票、存折、珍貴玉器、金銀首飾等,這些東西是支撐一戶人家的社會地位、經濟地位的關鍵物品。
匱是什么意思
作為名詞
1.形聲。字從匚(fāng),從貴,貴亦聲。“匚”指“容器”。“貴”意為“中堅”、“支撐”。“匚”與“貴”聯合起來表示“存放貴重物品的箱子”。 本義:存放有物品的保險箱。轉義:空的保險箱。說明:“匱”這種箱子里面存放的是一戶人家最珍貴的東西,如***圣旨、委任狀、戶口本、銀票、存折、珍貴玉 器、金銀首飾等,這些東西是支撐一戶人家的社會地位、經濟地位的關鍵物品。
2.金匱(guì)真言論第四——《黃帝內經·素問》
3.運裝土的畚。通“簣”
綱紀咸張,成在一匱。——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王莽傳上》
孔子曰:“辟如為山,未成一匱。止,吾止也。”——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禮樂志》
作為形容詞
1.缺乏,空乏
匱,乏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財財不匱。——《禮記·月令仲秋》
其財匱。——《禮記·樂記》
虞不出財財匱少。——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
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。
值登萊匱亟之會,命飛挽,以專征。——明《袁可立晉秩兵部右侍郎誥》
2.匱竭(窮盡,缺乏財貨);匱糧(缺乏糧食);匱少(缺少);匱餓(缺糧饑餓);匱矮(缺糧饑餓);匱闋(缺乏)
3.通“潰”。貴而不傲,富而不驕,兩而不爭,聞而不遙,遠而不絕,窮而不匱者鮮矣。——《逸周書》
4.匱乏:kuì fá ,缺乏
又奢侈無度,公私匱乏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4.貧窮。百姓匱乏,疲于征發。——《后漢書·安帝紀》
5.匱缺。kuì quē,匱乏,器材匱缺
石匱書是什么
《石匱書》,又名《石匱藏書》,明末清初張岱撰,二百二十卷。有本紀、志、世家、列傳。
該書開始撰寫於明崇禎元年(1628年),自序道:「經十七年,明亡後,攜副本屏跡深山,又十年而成書,五易其稿,九正其訛。」,脫稿後猶時加刪改, 「事必求真、語必務確,五易其稿,九正其訛,稍有未核,寧缺勿書」,前後歷五十年。〈志〉和〈列傳〉有總論和附論,有「石匱書曰」為評論。《石匱書》因崇 禎朝無〈實錄〉和〈起居注〉,材料不全,止於天啟。內容分:〈本紀〉、〈志〉、〈世家〉、〈列傳〉;〈志〉有天文、地理、禮樂、科目、百官、河渠、刑名、 兵革、馬政、鹽法、漕運、藝文諸目。〈列傳〉下有循吏、獨行、行人、儒林、文苑、妙藝、方技、隱逸、名宦、宦者、勝國遺臣、盜賊、兀良哈、朵顏三衛、朝 貢各國。
康熙字典
【子集下】【匚字部】 匱; 康熙筆畫:14;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求位切【正韻】具位切,𠀤音蕢。【說文】匣也。從匚,貴聲。【六書故】今通以藏器之大者爲匱,次爲匣,小爲匵。【史記·太史 公自序】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。【韻會】或作鐀。俗作櫃。又【說文】一曰乏也。【廣韻】竭也。【詩·大雅】孝子不匱。又與簣通。【前漢·王莽傳】綱紀咸張, 成在一匱。又姓。【廣韻】何氏姓苑云:今廬江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