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戡字怎么讀
[kān]
戡怎么讀
讀音:kān,本義:用武力平定叛亂:~亂。~夷(平定、征服)。
戡什么意思
(1).形聲。從戈,甚聲。本義:刺殺
(2)戡,刺也。――《說文》。字亦作勘。
西伯既戡黎。――《書·西伯戡黎》
(3).用武力平定
戡,克也。――《爾雅》
興元戡難功。――《舊唐書·陸贄傳》
(4)組詞、解釋:
戡夷(平定,征討使服從);
戡平叛亂(平定叛亂);
戡殄(平定殲滅);
戡復(fù)(猶言中興);
戡剪(平定剪除);
戡戮(平定誅戮);
戡濟(jì)(戡定、平定)
戡亂什么意思
拼音:kānluàn,本義:平定叛亂。
出處: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辯命論》:“而或者覩 湯 武 之龍躍,謂戡亂在神功;聞 孔 墨 之挺生,謂英睿擅奇響。”
孫中山 《臨時大總統(tǒng)就職宣言》:“本大元帥夙以討賊戡亂為職志,十年之秋,誓師桂林 。”
康熙字典
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戡; 康熙筆畫:13
【廣韻】口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枯含切,𠀤音堪。【說文】刺也。從戈,甚聲。本作𢦟。今作戡。商書西伯戡黎。【爾雅·釋詁】殺也。【廣韻】 勝也,克也。 又通作堪。【郭璞·爾雅註】引商書作堪黎。 又通作龕。【揚子·重黎篇】劉龕南陽。【註】取也。與戡同。 又【廣韻】【韻會】𠀤張甚切。 小斫也。或作揕。 又【韻會】竹甚切。亦刺也。◎按《說文》𢦟訓(xùn)殺也,戡訓(xùn)刺也,義微有別。今字書皆合爲(wèi)一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