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俎字怎么讀
[zǔ]
俎怎么讀
俎讀音:zǔ 本義:1. 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:~豆(a.“俎”和“豆”,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;b.祭祀,崇奉)。2. 切肉或切菜時墊在下面的砧板:刀~(刀和砧板)。3. 姓。俎什么意思
1. (指事兼形聲。字從仌從且,且亦聲?!皝暋敝浮氨鶅?食物)”、“凍肉”;“且”意為“加力”、“使勁”?!皝暋迸c“且”聯合起來表示“需要費力切開的凍肉”。本義:切凍肉的案板、砧板。說明:a.《說文》:“從半肉在且上?!卑?,許慎釋誤。b.俎是供祭祀或宴會時用的四腳方形青銅盤或木漆盤,常陳設牛羊肉)
2. 同本義 [a sacrificial utensil]
為俎孔碩?!对姟ば⊙拧こ摹?
鳥獸之肉,不登于俎?!蹲髠鳌る[公五年》
祭操俎。——《山海經·海外西經》
俎豆之事?!墩撜Z·衛靈公》
庖人雖不治皰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?!肚f子·逍遙游》
3. 又如:俎幾(俎形如幾,故稱。古代祭祀、燕饗時所用的禮器);俎拒(俎足***的橫木);俎味(祭祀用食品)
4. 古代割肉用的砧板。多木制,也有青銅鑄的,大方形,兩端有足 [a chopping block]
如今人方為刀俎,我為魚肉。(俎,切肉的砧板。)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5. 俎上肉:比喻任人欺壓蹂躪的人或***。
俎字出處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俎 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7 《唐韻》側呂切《集韻》壯所切,音阻。祭享之器?!对姟ば⊙拧窞橘蘅状T。《禮·明堂位》周以房俎,有虞氏以椀俎,夏后氏以嶡俎。 又折俎?!蹲髠鳌ば辍窌x侯使士會平王室,定王享之原。襄公相禮肴烝。玉召士會曰:王享有體薦,宴有折俎。公當享,卿當宴,王室之禮也?!蹲ⅰ冯葻A,升肴於俎也。體薦,半體示儉也。折俎,體解節折,示惠也?!∮侄蕖!俄n詩外傳》伊尹負鼎俎,調五味,而立為相?!∮帧稉P子·方言》俎,幾也。西南蜀漢之郊曰杫,杫音賜?!∮值顿??!妒酚洝ろ椨鸺o》樊噲曰:如今人方為刀俎,我為魚肉?!蹲ⅰ焚蓿┌嬉??!∮肿鹳蕖!夺釢h·馬融傳》起謀於尊俎之閑。《注》尊,奠酒之罇。俎,載牲之器。 又姓?!∮秩~壯揣切,錐上聲。《蘇轍·新宅詩》李侯雖貧足圖史,旋作明窻安凈幾。閉門且辦作詩章,好事從來置尊俎?! 墩f文》俎在且部,禮俎也。從半肉,在且旁。指事亦會意。非從人。《字匯》附人部,非。
俎姓氏來源
俎:念zǔ,也有念cuò,為當今中國罕見姓氏。
來源于朱姓。明朝皇族的后代。俎家的第一代祖先名叫俎云陽,即是明末崇禎***的太子朱慈烺。在明末戰亂中,太子與他的弟弟朱慈炯及奶媽、丫鬟一起逃到了樂亭馮家哨。太子改姓俎,是寄寓著以帝王之身祭天地先祖之意。“日邊紅杏依云栽”隱喻真名實姓,譯出為:俎云陽,是作者隱居后改的姓名。原名為朱慈烺,是明末崇禎帝的太子。
來源于祝姓。為北宋大將祝靖公,河北磁縣人,娶民族英雄岳飛的姑母為妻,生有八個兒子。北宋時,奸臣秦檜謀害岳飛,株連九族,為避難,祝靖公的八個兒子逃往四方,到了河北磁縣、山東濟南、河南太康縣等地,隱名埋姓,將祝姓改為俎姓,以避免奸臣謀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