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犰狳怎么讀
[qiú yú]
犰狳怎么讀
犰狳,讀音qiú yú,貧齒目的一科,共9屬21種,分布從北美洲至南美洲。地棲,獨個或成對活動。視覺、嗅覺和聽覺均較發(fā)達。生活于森林或氣候溫暖而干旱的沙丘及仙人掌叢生的地方。以昆蟲、無脊椎動物(如蝸牛、蚯蚓等)、尸肉、蛇及植物為食。胎生,每胎產(chǎn)仔1~2只或6~10只。2014年巴西世界杯吉祥物的形象即源自犰狳。
犰狳是什么
犰狳是唯一有殼的哺乳動物,生活在中、南美洲和美國南部地區(qū)。它們的殼分三部分,前后兩部分有整塊不能伸縮的骨質(zhì)鱗甲覆蓋,中段的鱗甲成帶狀,與肌肉連在一起,可以自由伸縮。尾巴和腿上也有鱗片,鱗片之間還長著毛,腹部無鱗片只有毛。雖然犰狳科動物口中牙齒數(shù)量很多,但都很細小。犰狳科是貧齒總目有甲目的一科。有甲目內(nèi)包括三科,但目前僅余下犰狳科一科。 犰狳共有9屬21種(有1屬1種已滅絕),根據(jù)其中段鱗甲帶的多少來區(qū)分它們的種類,如三條鱗甲帶的叫三帶犰狳等等。此外還有鎧鼴、裸尾犰狳、南美小犰狳、毛犰狳等。
代表種有:大犰狳,體長可達 1米,體重45~50千克,全身暗褐色,四肢均5指、趾。九絆犰狳,身上有9條活動的條帶,體長50厘米以下,體重5~8千克,背部淺褐色與淺***,前足4指,后足5趾。小帔蓬犰狳,體形最小,體長12厘米,體重0.1千克,盔甲粉紅色。
許多種犰狳能消滅害蟲和毒蛇,還可飼養(yǎng)供展出。因其棲息地被破壞以及食肉動物的侵害,分布范圍日益縮小,有的近于滅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