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蚩尤怎么讀
[chī yóu]
蚩尤怎么讀
蚩尤,讀音chī yóu,蚩尤見之正史,載于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黃帝紀。因其有與黃帝爭戰失敗的經歷而聞。
蚩尤是誰
蚩尤(Chiyou)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部落首領,以在涿鹿之戰中與黃帝交戰而聞名。蚩尤在戰爭中顯示的威力,使其成為戰爭的同義詞,尊之者以為戰神,斥之者以為禍首。蚩尤也是苗族相傳的遠祖之一。其活動年代大致與華夏族首領炎帝和黃帝同時。
蚩尤傳說
中國歷史上,春秋時期以來的古籍對蚩尤傳說的記錄相當豐富,但常有矛盾之處。根據這些記錄,蚩尤是上古時代九黎部落的領袖。學者依照《逸周書》、《鹽鐵論》推測蚩尤屬于太昊、少昊氏族集團。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(可能是八十一個部落之意,一說七十二個),驍勇善戰,勢力強大。
古籍中提及蚩尤最多的,是其與以黃帝為首的部落聯盟展開的激戰,具體情況有三說。 第一說見于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,即黃帝在阪泉之戰中戰勝炎帝后,蚩尤作亂,黃帝又在涿鹿之戰中擊敗蚩尤,從而鞏固天子之位;
第二說見于《逸周書·嘗麥篇》,即蚩尤驅逐赤帝(炎帝),赤帝求訴于黃帝,二帝聯手殺蚩尤于中冀;
第三說見于《山海經·大荒北經》,即蚩尤作兵攻伐黃帝,黃帝令應龍迎戰,雙方在冀州之野大戰,蚩尤兵敗被殺。
盡管各說略有差異,但蚩尤與黃帝曾經交戰是無疑的。戰爭過程則更為曲折,且極具神話色彩。蚩尤善戰,“制五兵之器,變化云霧”,“作大霧,彌三日”,黃帝“九戰九不勝”、“三年城不下”。《龍魚河圖》載黃帝“不敵”蚩尤,“乃仰天而嘆,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”,即依靠女神“玄女”的力量方才取勝。一說黃帝借助風后所作之指南車方在大霧中辨明方向,獲得勝利。
蚩尤的結局,傳說多稱兵敗被殺,或者臣服于黃帝,并主軍事。
后來天下又亂,黃帝畫蚩尤的形像,威懾天下,天下都以為蚩尤不死,并且居黃帝之幕府,于是“八方萬邦皆為弭服”。
軒轅黃帝戰蚩尤,是中國上古時代極其重要的事件。黃帝勝利之后,一統中原地區,成為華夏正統。因此漢文史籍特別是長居主流的儒家典籍對蚩尤多有惡評,盡管未必公允。后來,蚩尤逐漸神化,成為具有“銅頭鐵額”、“八肱八趾”、“人身牛蹄,四目六手”并“食沙石子”的形象。
傳說蚩尤制造金屬兵器,又善作戰,故被尊為戰神、兵器之神(兵主)受到崇拜。
蚩尤敗后,族人流散,一部分歸附黃帝,一部分則向他處遷徙。
蚩尤故里在哪里
蚩尤故里位于湖南安化樂安鎮的蚩尤村,上個世紀末,***史學界終于為蚩尤恢復名譽,將其定位為:“和炎黃同為中華民族形成之初的人文三祖”,并在涿鹿距黃帝城、蚩尤寨不遠處建起了莊嚴肅穆的“中華三祖堂”蚩尤與炎帝、黃帝平坐于圣殿之中。